跟朋友深夜一起看的这部电影,第二天讨论的时候,他说,感觉波洛跟陆小凤差不多。
这句话一语中的。我是第二天上午意识到,对于非原著党来说,这部电影虽然有可圈可点之处,但大概算不上一个精彩的侦探片。在看到一半的时候,几乎所有人都被明确暗示这起谋杀案和“阿姆斯特朗”一家的惨案有关。随着车厢内人员展现出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,共谋犯罪的真相也呼之欲出。可以说,差的就是告诉观众他们到底怎样实现共谋犯罪的。用我朋友的话来说,明明我们都已经知道真相了,不知道为什么波洛还要抓狂
从理性的角度讲我想丢出两颗星并肆意吐槽,但从个人喜好来说,我还是看得蛮开心的。这一切只是因为我的影品很差,而且并没有和原著、老版电影做任何对比。
去影院的公交车上恰好播放着以色列文化周的宣传广告,耶路撒冷、哭墙、死海,犹太大厨为你展示着琳琅满目的美食,相似的镜头很快在电影开头重现了一遍,让人觉得今天的经历也被某个人生导演安排好了一样。既然是东方快车,自然要从遍地流淌着乳和蜜的东方讲起,算是开篇点题。一个牧师、一个拉比和一个阿訇,他们站在墙边
十二个乘客,十二刀杀死绑匪(绑架小女孩并撕票,导致怀孕的女孩母亲一尸两命,父亲上校也自杀了,女仆被冤枉自杀)
俄国公主:阿姆斯特朗夫人教母
公爵夫人:夫人的母亲
公主女仆:厨师
伯爵:夫人的妹夫
伯爵夫人:夫人的妹妹
侦探保镖:女仆的男朋友
列车员:被冤枉自杀女仆的父亲
死者秘书:警察的儿子,爱着夫人
死者男仆:夫人家被打晕的男仆
传教女士:黛西老师
上校:尊敬上校的军人
教速记德本汉小姐:夫人家的秘书
对汽车很懂:夫人家司机
我能理解美国人的电影都喜欢上个什锦水果拼盘,但是鉴于这是根据阿加莎最经典的作品改编的电影,黑人医生的存在还是让我很惊讶,就不提他是原作中上校与医生的混合体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设定,最后他拿着枪指着波洛的场景,我简直想把电脑砸了,这是什么狗屁烂剧情。
另外,不得不说下选角,纵使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,但是正常人都能看出来安德烈夫人绝对不符合书中所描述的外形,你甚至很难说她美;佩内洛普克鲁兹倒是符合这个角色,可她去演了瑞典保姆,我的天,让我歇一歇。
《东方快车谋杀案》就这样被谋杀了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m.8g8gyy.com/y/id-616.html